最近網上有個新聞火了,清華大學的李教授在會上說全國有140個城市都禁止摩托車,但其實現在沒必要再卡這么嚴。他還提到摩托車13年必須報廢的規定太不合理,害得大家不敢買車。這話題一出,網上吵翻天了。
特別聲明: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,不代表摩托車與配件的觀點或立場。本網站刊載的內容(原創除外),均在網上搜集,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,本站將立即予以刪除。

我身邊有幾個騎摩托的朋友,他們總抱怨現在政策太嚴。比如河南信陽和青海西寧最近已經解禁了,騎摩托上班的人明顯多了。央視和新華網也站出來給摩托車正名,說它占道少,還能緩解交通壓力。以前大家總覺得摩托車吵、不安全,但現在看來可能真該重新考慮了。

公安部最近搞了兩個大動作,從2025年開始,考摩托駕照的年齡上限從60歲提到了65歲,一下子讓1.5億人能合法騎摩托了。另外買車也不用來回跑手續了,帶個身份證就能異地上牌。結果上半年全國摩托銷量漲了10%,賣了超過1000萬輛。我表哥上個月在外地買了輛摩托,說現在上牌比以前快多了。

但最讓車主頭疼的還是13年報廢規定。現在好點的摩托得幾萬甚至幾十萬,騎到13年突然不讓騎了,誰受得了?李教授說這個規定讓廠家和用戶都虧大了。其實這些年也有不少網友提建議要改,商務部最近終于回應了,說會研究更合理的報廢標準,比如按車況檢測而不是年限。雖然還沒正式定,但總算給大伙兒吃了一顆定心丸。

現在不少地方開始慢慢解禁了,比如昆明允許摩托在特定區域跑,但還有很多人擔心安全問題。我看網上有人說摩托車太吵,也有人說年輕人騎摩托耍帥太危險。不過你看外賣小哥,騎摩托送餐比電動車快多了,關鍵時候還能載人,確實挺實用的。
政策松綁后,摩托銷量漲了,但問題也沒完全解決。比如報廢新規到底什么時候出?解禁的城市會不會出事故就又封了?還有環保問題,燃油摩托污染大,但電動車又不歸摩托車管,這中間界限挺模糊的。

總之現在摩托行業確實有點起色,央媒支持、政策放寬、地方松綁,但能不能真迎來春天還得看后續。老百姓就希望別再一刀切,讓想騎摩托的人能安心騎,同時別把路騎得太亂就行。
特別聲明: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,不代表摩托車與配件的觀點或立場。本網站刊載的內容(原創除外),均在網上搜集,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,本站將立即予以刪除。